在牙齒的表面有一層琺瑯質,剛吃過飯,尤其是食用了酸性食物,會致使琺瑯質變松軟。這個時候刷牙容易造成琺瑯質的損害。
時間一長,牙齒的琺瑯質就逐漸減少,容易使人患上牙齒本質過敏癥,吃東西時牙齒就會出現酸、痛的癥狀。因此,口腔學專家提醒,進食后最好先用清水漱口,待1~2個小時后再刷牙。
有些人習慣飯后立即刷牙,以為這樣可以及時清除口腔內的食物殘渣,保護牙齒。其實,這樣做會適得其反。口腔專家最新研究結果表明,進餐后立即刷牙并非科學之舉,還會有損牙齒。
牙體組織由 牙釉質、牙本質、牙骨質三種鈣化的硬組織和牙髓軟組織組成。 牙釉質位于牙冠表面,呈乳白色,有光澤,主要由磷酸鈣及碳酸鈣組成,是人體中最硬的一種組織。當進食后,特別是吃酸性食物后,酸可使 牙釉質中的鈣化組織成分變得松弛。
如果飯后立即刷牙,松弛的鈣化組織很容易被磨刷掉,時間長了, 牙釉質會逐漸磨掉,露出淡黃色的牙本質。為此,口腔專家建議,飯后l至2小時再刷牙才是保護牙齒的科學之舉。
國內外有關資料表明,科學刷牙的最佳次數和時間是“三、 三、三”。就是每天刷3次,每次都在飯后3分鐘后刷,同時每次刷牙3分鐘。 這是因為飯后3分鐘正是口腔齒縫中細菌開始活動并對牙齒產生危害的時刻。如果拖到臨睡前刷牙,牙齒就已遭到損害。每次刷牙3分鐘,時間不多不少,最有利保護牙齒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