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上有一種疼,叫智齒疼。不少人都遭受過智齒折磨,睡不著覺、吃不下飯、面部發腫、苦不堪言。 有人因為畏懼疼痛,一再拖延拔智齒;也有人認為“拔智齒能瘦臉”,盲目拔智齒。

智齒這個磨人的小妖精,到底該不該拔?其實是有標準答案的。 權威專家告訴你長成什么樣的智齒必須拔。
人為什么會長智齒
智齒是口腔中最晚長出的牙齒,也稱第三磨牙,一般有1~4顆不等。
智齒一般在18~24歲開始萌出,這時人的生理、心理發育接近成熟,所以被看作是“智慧到來”的象征,故稱“智齒”。

每個人智齒萌出的時間有差異,有的20歲以前長出,也有的中年以后長出,還有人終生不長,也不是四顆智齒都會長全。 之所以智齒容易出問題,是因為現代人類頜骨逐漸退化,缺乏足夠空間容納智齒萌出。
無處生長的智齒只好部分或全部被牙齦甚至骨組織所包埋,造成牙齦炎、冠周炎等口腔疾病。
6種情況智齒必須拔
若智齒生長的位置和方向正常,沒有蛀牙,齒冠周軟組織沒有發炎,無疼痛史,可以不用拔掉。如有以下6種情況,建議拔掉智齒。
1、冠周炎反復發作
智齒水平阻生、垂直阻生、倒置、低位等,導致牙冠不能完全萌出,有牙齦覆蓋在牙齒表面,牙齒、牙齦間隙常有食物殘留,不易清潔,易誘發冠周炎。
炎癥控制不好,會出現面部腫脹,導致頜面部多間隙感染。這種情況智齒必須拔掉。

2、阻生牙本身齲壞 智齒出現比較深的蛀牙,或位置不正、窩洞發生在牙齒鄰面、位置較深等,一般建議拔掉,否則可能引發神經痛、牙髓炎。
3、智齒前傾
如不及時拔掉,常可導致智齒和第二磨牙丟失,嚴重影響咀嚼功能。
4、無對合的第三磨牙
智齒會一直長高,與對合牙槽黏膜接觸,導致黏膜病變。食物還可能在牙齒一高一低所形成的牙縫中長期殘留,難以清潔,使牙床發炎。
5、矯正畸形牙齒
智齒的萌出擠占空間,可能會導致其他牙齒錯位、變形。為了排齊牙齒、保證矯正后不易復發,也需要拔出。
6、有誘發顳頜關節疾病的風險
智齒萌出位置異常,導致咬合關系錯亂,影響顳頜關節正常活動,可能發生關節彈響、疼痛、開閉口受限、耳鳴等,需要拔掉。
拔智齒特別注意6點
1、有高血壓、心臟病、糖尿病及其他系統性疾病者,要到相關科室就診,待病情穩定時才可考慮拔牙。
2、拔牙前看牙齦是否有炎癥,如果發炎要先吃兩三天消炎藥。 3、避開女性生理期,以免出血不止。 4、建議下午拔牙,拔完后不要吃東西。 5、拔完牙咬棉花大概半小時到30分鐘就可以吐掉,不要漱口,24小時后才可以刷牙。 6、當天不宜劇烈運動,可適當冷敷面部,緩解術后腫脹。
|